随着衰老的到来和年龄的增加,出现骨头痛、腰酸和抽筋现象是再平常不过的,很多中老年人将这一类疾病现象仅仅归结于衰老,而不寻找饮食的原因。其实人体的衰老速度、健康程度、疾病等都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如果饮食健康,那么将减少疾病的发生,反之则会导致疾病的出现。下面小编将和大家一同来了解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以及通过哪些饮食方法能够改善这种现象。
这样的吃饭方式对骨头有害
1.爱吃咸口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口味往往比较重,只要盐放少了,便会嫌弃食物过淡,长期的吃咸味食物会让口味越来越重,甚至到无盐不欢的地步。
其实国人对盐的摄入量远远超过人体所需的2倍、3倍。因为过多的盐分会导致尿液中钙离子的增加,也是变相的导致钙流失,危害骨头健康,而同时尿液中钙离子增加还会导致结石的发生。
2.吃太多甜食
一般年轻的女性、儿童等人群喜爱吃甜食,而一些中老年人的补品中也常常有糖分的出现。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
3.爱吃肉
其实很少人不爱吃肉的,同时肉类食物也是人体补充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过量的食肉会出现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因为高蛋白饮食也会导致钙质的流失,有网数据显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超过人体所需的50%,那么每日钙流失会增多26克。
4.爱喝饮料和咖啡
咖啡、可乐、果汁(售卖的果汁)等是现代年轻人必选的饮料,而这些饮料对健康并不利,网络的数据对比显示,经常喝咖啡的人群要比不喝咖啡的人群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除此之外,长期喝浓茶会导致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促进钙的流失和排泄。
5.长期素食
吃素是有维护健康的作用,但是长期吃素会导致人体摄入大量的草酸,而草酸也会给钙的吸收造成了障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也会对骨头的健康造成威胁。那么导致骨质疏松的其他病因有哪些呢?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环节在于小动脉痉挛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小动脉痉挛的发生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的结果。
各种外界或内在不良刺激,长期反复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可使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互相调节作用失调,引起丘脑下部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障碍,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结果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外周阻力加大,心缩力量增强,以致血压升高。小动脉长时间痉挛,导致脏器缺血。当肾脏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
肾素是一种水解蛋白酶,它能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又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能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并能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及钠的潴留,又可使血管对加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使小动脉更易痉挛。
此外,丘脑下部的兴奋,还可通过脑垂体后叶分泌加压抗利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收缩以及使肾上腺素分泌醛固酮增多,进一步促使血压升高。
在疾病的早期,小动脉的紧张性增高,通常是机能性的,血压升高往往不稳定,容易受情绪活动和睡眠多少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血压升高逐渐趋向稳定,此时小动脉可发生硬化,特别是肾小动脉硬化可引起或加重肾缺血。反过来,肾缺血又进一步加重全身小动脉痉挛,这种因果交替,相互影响,进而促使高血压的发展。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因素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1)年龄与性别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据国内资料,40岁以下的发病率平均为3.4%,40~49岁为10.2%,50~59岁为17.2%,60岁以上为24.1%。男性高血压病患病率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妊娠与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
(2)劳动性质
不同的职业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有关资料显示,脑力劳动为主者发病率达7.78%,体力劳动者达4.68%,而从事神经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售票员,其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11.3%左右。
(3)肥胖或超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都说明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4倍,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会随着下降。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应考虑减肥。
(4)妊娠高血压史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常有妊娠高血压史。据国内报道,有人统计440人中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为172人,发病率为39.06%。
(5)遗传
许多资料说明高血压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6)饮食、嗜好
有关资料表明,饮食性质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进食肉类食品较多的人,其发病率较高,如不吃肉的48人,偶吃肉的458人,常吃肉的556人,其发病人数分别占总发病人数的4.6%、43.5%、52.9%。而饮酒、吸烟等嗜好与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关系各地报告不太一致。
(7)食钠盐过多
食盐量过多易引起高血压病,国内外有较多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与太平洋一些岛上的土著居民,很少吃盐,几乎找不到高血压病人。我国凉山彝族食盐量也较少,高血压患病率是全国最低的,而西藏拉萨的藏族因有饮盐茶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最高;我国北方居民食盐量多于南方,因此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南方。
(8)药物
女用避孕药、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以及中药麻黄、甘草等均有升压作用,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注意。
①对心脏的危害
前面已述,高血压病对心、脑、肾的损害是很大的。从发病机制看,它对脏器的损害和引起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高血压中、晚期的一系列合并症,从大量临床资料看,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而心脏其他的细小动脉则很少受累。有人研究认为,由于血压增高,冠状动脉血管伸张,刺激血管内层下平滑肌细胞增生,使动脉壁弹力蛋白、胶原蛋白及粘多糖增多,血管内膜层和内皮细胞损伤,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易浸入动脉壁,以及纤维增生;另外,由于平滑肌细胞内溶酶体增多,减少了对动脉壁上胆固醇等物质的消除。因此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的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
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据上海、北京等地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中有62.9%~93.6%的有高血压史。有的专家研究证明,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可以预防和降低其并发症。但却不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原因是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可见,高血压对心脏冠状动脉的损害是很严重的,因此,人们常把高血压和冠心病称为一对“挛生姊妹”。
二是对心脏的损害,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多是在高血压发病的数年或十几年后。在心功能代偿期,除偶感心悸或气短外,并无明显的其他症状。代偿功能失调时,可出现左心衰症状,稍一活动即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X线检查,有部分能显示左心肥厚,自超声心动用于临床之后,心室肥厚的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
引起骨质疏松的其他病因
1.内分泌引起
很多中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其实和内分泌的失调有关,如女性的更年期出现的雌激素下降,便会引起骨质疏松,除此之外怀孕、哺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2.营养的缺乏
除了营养过剩会引起骨质疏松之外,常见的维生素C、维生素D摄入不足,蛋白质和低钙饮食也会影响钙吸收。
3.身体疾病导致
一些身体疾病也会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如肝肾疾病、关节炎、肿瘤、胃肠道疾病等。而一些药物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那么当骨质疏松发生之后该如何改善呢?
从饮食方面改善骨质疏松
1.含钙饮食
食疗骨质疏松最好的方法是通过食物补钙,常见的补钙食物有牛奶、虾皮、芝麻酱、紫菜和奶酪等食物,而其中以牛奶中的钙质更容易被吸收。
2.补充维生素D
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离不开维生素D参与,常见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蛋黄、鱼肉、坚果、豆类和香菇等。
3.补充其他微量元素
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还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参与,如镁元素、钾元素等,所以补钙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些物质的补充,如食用核桃、海带和土豆等。
运动减少钙流失
钙质的流失和缺乏运动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减少钙的流失和提高骨密度,不仅对骨质疏松有预防和调理作用,同时还可以预防一些骨骼疾病的发生,如骨折、扭伤等。
药物治疗
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严重到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此时就必须要注意通过药物的治疗改善。除了利用钙片、维生素D等治疗方法之外,医生还会根据病情选择激素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方法等。
骨质疏松的危害在于其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骨折、不能提重物、关节痛等。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更为重要。
结语:不良的饮食习惯会让你的骨头提前衰老,骨质疏松是中年以上人群常出现的骨骼方面的疾病。而骨质疏松的发生不能仅仅归于衰老,可能因为饮食、疾病和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造成。上文我们介绍了骨质增生的饮食原因以及调理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篇文章版权归三九养生堂所有,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