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健康招商网资讯正文

应该怎样预防胃癌 胃癌必须注意胃外具体表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8 22:46:23  阅读:8996+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卓依婷

  胃癌是近些年来常见的癌症,患有胃癌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很多人对于胃癌的早期症状都不够了解,以至于胃癌初发时不能及时的就医治疗。胃癌是以消化道症状表现为主的,如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但有的胃癌患者,其症状则以“胃外”表现为主,如贫血、癌旁综合征。临床上常常碰到因胃外症状就诊而最终被确诊为胃癌的患者,这使患者家属很疑惑,很长时间都不敢面对患癌的事实。那么什么是胃癌的胃外表现呢?

  预防胃癌必须注意胃外表现

  贫血由于胃癌溃疡面长期小量渗血,加之胃的吸收功能下降,就会导致人体缺铁性贫血。患者常感觉疲乏、倦怠,并有黑血便表现。有些溃疡型胃癌,严重者还会呕血。

  胃癌的癌旁综合征是胃癌患者可能出现的血液、皮肤、神经、肾脏、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表现。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腹水、胸痛、胸水、头晕、贫血、双下肢肿、黄疸、皮肤紫癜等。常见疾病有:“皮肌炎关节背面有红斑、色素沉着,肌肉感觉肿胀、压痛及运动障碍。

  血栓性静脉炎该病症往往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苍白、发凉、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有的患者还感觉肢体麻木、刺痛。

  此外,胃癌转移引起的“胃外”症状,以远处转移的脏器为主要表现。

  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率较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症状,如肝区不适、黄疸、腹泻等,一般没有消化道症状。

  卵巢转移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两侧卵巢可同时受胃癌细胞侵袭,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淋巴结肿大恶性程度较高或晚期胃癌,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转移到脐周。体检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触摸到肿大、质地坚硬而固定的癌性结节。

  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不要只停留在症状表面,一定要留心观察这些非正常的“胃外”表现,尽早到肿瘤专科医院行详细检查,以排除胃癌的可能。

  还要特别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及反复出现胃痛症状的朋友,还有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繁忙,且长期吃腌制品或发霉食物的人,应定期进行体检预防胃癌的发生。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大家对于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却知道的很少。很多人由于忽视了糖尿病的初期症状而耽误了治疗时机,所以,我们必须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积极预防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那么,糖尿病患者的自检方法是什么?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糖尿病患者初期会有什么症状

  1、多尿

  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2、多饮

  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

  应当指出的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显低于肾糖阈,所以在未出现多尿之前可能就已确诊为糖尿病了。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血管硬化,而使肾糖阈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无糖,也不会出现多尿;再者,老年人中枢神经感受性减弱,尽管体内水分丢失明显,而口渴中枢无感觉,也不思饮,这也就是老年人常见、死亡率很高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原因。

  3、多食

  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在II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现餐前的明显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II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4、消瘦

  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所讲解的关于糖尿病检查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患者能够积极的治疗这种疾病,最后祝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斑秃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疾病。如果你年纪轻轻就斑秃,那么会严重的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观感。在日常说中,导致斑秃的原因有很多。斑秃怎么治疗好呢?接下来让我们说说斑秃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吧!

  斑秃的原因及治疗

  1、精神因素

  斑秃的主要发病的原因是由于神经因素引起的,进过有关专家的常年研究发现,斑秃病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受到精神忧虑或刺激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但是最终与神经因素关系更为密切,一般大多是由于植物神经或中枢神经产生障碍所致。

  斑秃在脑震荡或外伤后更有可能发生或加重,众多学者研究发现,斑秃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一般高于正常人。

  另据有关权威专家研究发现精神因素引起的斑秃患者有头皮局部供血不足的表现。

  也可能是由于患者精神紧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毛细血管持续性收缩,造成头发根部血液循环障碍,毛囊种子层的细胞功能减退而导致发病。

  2、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疾病患者斑秃者比较多,其中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更为密切。妇女在妊娠时,斑秃往往会自愈,但在分娩后脱发又可复发,这与激素有关。

  3、免疫功能低下

  很多因免疫系统障碍而致的疾病,如寻常性白斑、糖尿病、恶性贫血、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病,常伴有斑秃的发生。

  法国的一些专家发现,斑秃患者末梢血管中的白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并往往合并自身免疫疾患。

  专家研究发现,斑秃患者末梢血管中的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而它是人体细胞性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系统。

  在我院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证明,斑秃患者有体液和细胞免疫以及补体系统功能的某些障碍。

  斑秃怎么治疗

  1、精神治疗

  首先一定要出清楚诱发斑秃的一些病因,要消除紧张的心理,在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局部治疗

  外用药有:1—3%长压定溶液或霜剂;0.2%盐酸氮芥溶液;复方辣椒斑蝥酊;10%辣椒酊;8甲氧补骨脂素等。

  局部封闭,用曲安西龙混悬液或强的松龙混悬液与2%利多卡因1:2-4,秃发区点状或扇形注射,每二周一次,4—5次一个疗程;物理治疗有:共鸣火花、紫外线、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散焦等局部照射治疗。

  局部治疗可外用鲜姜每天坚持擦两次,也可以在其他的方法下配合治疗。

  3、全身治疗

  很少采用,只对顽固性大片病例,才可考虑提供下面的用药:环孢素口服,6mg/(kg/d)4—6周。五肽胸腺素静脉注射50mg,每周三次,共三周。作用机理不清,可能是调节免疫平衡。

  对短期进展明显,秃发片大,全秃者,可给强的松口服,每日20—30mg,连服3—6个月。

  4、中医治疗

  中医辩证认为斑秃主因血热、风燥、血瘀和肝郁气滞,导致发失所养而发生秃发。中成药可用薄盖灵芝片,每次4片,日三次,注射剂4毫升,每日一次,治疗2—3个月。养血生发胶囊5粒,日二次。还有斑秃丸、二至丸等。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